这一日,正是重九刚刚过去,史清婉腆着个已经有些微凸的肚子,站在院子里,微微弯下腰来,撷一朵黄灿灿的蟹爪菊,递给身后的华锦。
绣茗拎着个掐丝嵌金八宝如意食盒进了院子,瞧着自己主子一袭流彩暗花云锦对襟衣衫,银文绣百蝶穿花的绫裙,腰上束了粉泠泠的护腰,两串流苏从腰侧坠下来,底下各缀了几粒明珠,显得俏丽而不失华美。史清婉身后站着两个小丫鬟,一个抱着新裁制的八答晕春锦披风,另一个怀里则抱着个半尺高的美人斛瓶,里面插着两三只颜色各异的菊花,鲜嫩嫩好看的紧。
“奶奶,您要的梅花汤饼来了,不如把那张‘恒景登高’的小几摆在廊下,对花而食,可不有趣得很么?”绣茗瞧着史清婉流连在花丛之中,兴致正浓,便笑语盈盈地朝着她福身行了个礼,提议道。
史清婉听见她的声音,扭头瞅见已经梳成妇人发髻的绣茗,眼儿笑弯弯地嗔怪道:“怎么不呆家里多歇上几日?日后没什么大事儿,你可就闲不得啦!”绣茗如今已经梳上了妇人发髻,正当是新婚阶段甜蜜的时候,故而史清婉特特将她手中的差使停了几天,放她好好与冯成培养培养感情。
“嗨!瞧您说的,我呀,天生就是个劳碌命呗!闲了几天下来,就想着您今日用饭怎么样?咱们小主子胃口可好?嘟嘟嚷嚷,没得叫我家那位烦得慌!”绣茗将手中食盒递给廊下立着的小丫鬟,旁边早有二等丫鬟领着粗使的仆妇去库房翻倒那张绘着恒景登高的小几出来。
史清婉抿着嘴微微一笑,靠近些,闻见那只食盒里飘逸出来混合着梅花香的檀香味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嘴馋得很:“这几天我可就光想着梅花汤饼了,偏生厨房里没人能做出你这味道来,不是鸡汤不够清澈,就是梅花片揉得敦敦的没嚼头!梅花香味儿也怪怪的——”
说来也好笑,经历了怀胎前两个月的食欲不振后,史清婉竟然一下子胃口大开起来,每天里多多少少地至少得七八餐才够,偏生她口味又一天一个样,却是劳累了绣茗和厨房里一众人等,日日里都要想着新鲜吃食出来。
绣茗扶着史清婉在小几后面的绣墩儿上坐下,闻言,笑着露出一颗小虎牙,显得俏皮得很,摇摇头:“她们哪里做过这等风雅的吃食?一次两次上手捏不准也是有的!”
梅花汤饼,乃是取新鲜白梅花,或是干品泡了,拿上好的檀香末,添些调味粉,和面做了馄饨皮儿的样子,拿梅花形的铁模子凿扣成花形,放在鸡清汤里面煮熟。白梅花清幽灵动,檀香却是沉郁宁稳,两者结合,加上那小巧的梅花朵朵,面皮儿宣透,汤水鲜香,算是极精细的一道面食了。
这也是从前人食谱笔记中得来的法子,史清婉在现代虽说有心一试,不过却是寻不得无污染的梅花;她那空间里头倒是自生了两棵梅树,不过这么些年来从来都没见着开花过,因此却无力为之。到了这儿,她这么点风雅野趣才算是大大地如愿。
顾不得还有些烫口,史清婉直接捏着勺子舀了一片面皮儿,直接送入口中。热乎乎的汤水更放大了梅花片儿本身带有的别致清香,微甜的鲜味儿在口腔中慢慢地散逸开来。她一双水亮亮的星眸突然睁大,一时间只觉得满足不已。
瞅着自家主子抱着大汤碗大快朵颐不亦乐乎,绣茗也同样是老大宽怀。目光落在院子里那几十盆外头特意送进来的菊花,要不,明儿把这个也拿来做点吃食?她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搜寻起既能去除寒性又能把菊花炮制得美味的食谱来……
一大碗的汤饼下肚,史清婉才搁下碗筷,转头便瞧见王子腾站在院子门口,倚门颇有些忍俊不禁地看着她。
“瞧你吃得可真是香甜!”王子腾快步到廊下,握着史清婉的手,并不觉得凉,放下心来,点点她的鼻尖,带着些促狭地取笑道:“这样一大碗吃下去,想必我带回来的点心,你是用不下啦!”
他一凑近,史清婉那怀孕以来变得灵敏无比的小鼻子便动了动,嗅到一股咸滋滋的味道,清了清嗓子,她一双水眸瞪着王子腾,认真地威胁道:“呔!快点拿出来!你家大胖儿子说他饿了!”
只听得“扑哧”一声,绣茗忍不住笑出声来,面对夫妻俩一起投射过来的目光,她忙蹲了蹲身子:“奶奶别恼,我想起来一道新鲜吃食,现下就去厨房给您做去!”瞧见王子腾摆摆手让她下去,绣茗连忙朝着那两个伺候的小丫鬟使了个眼神,带着两人一块出去了。
冯成家的很是知情识趣嘛——王子腾扭过脸来,看着一瞬间只剩下他和史清婉的院子,满意地点点头。瞥见史清婉小猫儿似的,水汪汪的星眸湛湛发光,他心底微微一动,在这般惹人心怜的攻势下溃不成军。
从身后拎出一只裹得紧实的布包出来,史清婉眼睛一亮,接过来三两下把外头包着的蓝底碎花布拆开,里头却还有一层厚厚的油纸,拿草绳扎着。
王子腾将先前从小丫鬟手中接过来的披风展开来,给史清婉披上,虽说暖阳正高,可是院子里不时还会有蕴含着阵阵苦菊香的冷风;瞅着妻子眼巴巴地解开纸包上的草绳,他会心一笑。
“虾饼!”史清婉看着里头摞起来的一叠,黄澄澄香喷喷,约莫半个手掌大的小饼子,很是惊喜。
京师靠北方,因此河流偏少,多是人工修建来为了南北来往。这虾饼的作法乃是南方风味儿,原料里面最重要的一种便是生虾肉,用量颇多,因此只有在鱼虾丰美的地方才能吃到。
王子腾慢条斯理地将旁边新撕开来的油纸截了一片,捏着虾饼的边儿,送到史清婉嘴旁:“今儿去荣国府看看,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位金陵口音的老人家,拎着这布包叫卖没人理会,我问了问,便一起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