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人已经送走了,屋子里的物件儿摆设没有王夫人在也没法对册子,只能等王夫人带着贾宝玉从王家回来之后再走一趟了。
贾政在荣禧堂那边闹出那么大阵仗,王夫人又在二门边上与元春抱头痛哭了一场,贾母在上房里早就听着了声响,不过派了个不起眼的小丫头子远远看了一眼也就撂开了手。她是阖族的老祖宗,总不能为了个曾偏爱几分的孙女落了一家子的颜面。以元春的所作所为,自然远远送走最好。
元春目无王法,让家族蒙羞,她却还有两个乖巧懂事的好孙女。迎春夫家屡建功勋,姑爷也是年少有为,显见着以后与府上相互扶持不在话下,贾母自然满意非常。她眼下唯一挂怀的,便是探春的亲事。
贾母歇过午觉后静静吃了会儿茶,忽而轻声问一旁伺候的鸳鸯:“我记得你将三姑娘做的活计挑着好的都放在了咱们给琏儿的包袱里了,约莫得有十一二样吧?”
鸳鸯正拿着美人拳给贾母捶腿,闻言仔细回忆了片刻后点头应道:“十二样。原本只拣出了七块手帕、四对鞋面儿,您说数儿不好看,我还在侍书那儿提了一句,三姑娘又补了一样。那些活计又鲜亮又雅致,便是跟着您也少见,二爷见了保准欢喜。”
探春这回的绣样儿是贾母从私房里挑出来,命人私下里送过去的,从根儿上就胜了迎春的一筹,探春绣的又上心,两边放在一处当真高下立现。鸳鸯心里隐约猜着了贾母的心思,便含糊着多了句嘴。
事儿是贾母亲自安排的,她不过多问鸳鸯一句定定神。自打宫里王淑妃的赏出来,贾母对探春日后的出路就起了些心思。
王家运气好,出了个潜邸时就在圣上身边伺候的淑妃娘娘,可也就仅止于此,好不容易有了小皇子的影子还掉了。这事儿元春有错不假,可冥冥中自有天意,说不得这小皇子就不该有,有也该落在他们贾家人身上呢?
以贾琏的前程,家中姊妹就算失了先机,只要能入宫服侍圣上,前程总不会太差。他日再得个皇子皇女,也算是贾家的女孩儿将功折罪了。
且贾母心里总想多为贾宝玉考虑一二。贾琏素来与二房不亲近,迎春是隔了房的堂姐,唯有探春与宝玉是亲兄妹,日后也能拉宝玉一把。再如何偏心,贾母也不得不承认,若是那通灵宝玉迟迟不肯显灵,宝玉于仕途一道上,怕是不如贾琏远矣,少不得要姊妹们帮衬着些。
只是要送探春入宫,还是要指望着贾琏的门路,要知道便是那从不正眼瞧人的御前大太监夏守忠,见了贾琏也是彬彬有礼的很,可见贾琏确有通天的本事。不然要是探春也如元春那般在宫内蹉跎多年,这手棋就彻底废了。
贾母筹划许久,也不见贾琏那边儿有什么回话,寄回来的家书也只送去了东院贾赦处,连迎春都见不着,不免就有些心急。
若说贾琏没明白她的意思,贾母是不信的。当初不觉得,后来多少大事小情经历下来,贾母便晓得这府里绝对少不了贾琏的眼线,连她这上房都未必是铁桶一块。知道了却不肯给句明白话儿,多半就是想再多占些便利。
自始至终,贾母都想不出贾琏有什么理由会不同意此事。历来前朝后宫互相牵扯,譬如王家的王子腾与宫内的淑妃就常互相襄助,家里出个贵人,对贾琏也是颇有裨益之事。
贾母心里正盘算着再把话同贾琏挑明一些,却不防突然听人进来回报,说是王夫人带着贾宝玉回了府。心头没来由的惊跳了一下,她急忙就扶着鸳鸯的手迎了出去。
不是贾母大惊小怪,而是王夫人这回去王家乃是王子腾特意派人过来接的,说是要接他们母子过去小住几日,两家人都心知肚明这是想缓和下彼此的关系。且元春走的时候颜面尽失,王夫人母子这档口留在荣国府里脸面也挂不住,不如暂时避开。
为了弥补王夫人,王子腾甚至早几日就让王子胜夫妻两个去了郊外庄子上小住,可谓诚意十足。这样的境况下王夫人竟不声不响提前领了宝玉回来,可见定是出了什么差错。
贾母急匆匆迎到院门口,就见着她心尖尖上的乖孙嘴角有些青肿,整个人都木愣愣的失了魂一般,不由心肝肉的喊叫起来,也不理会一旁脸色青白交加的王夫人,揽着贾宝玉就往里走。
直到亲自扶着贾宝玉在榻上歇下了,贾母扭头让丫鬟们上来给贾宝玉宽衣净面时,才发现一向紧跟在贾宝玉左右小意服侍的袭人不见了踪影,反而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头金钏儿忙前忙后。
贾母心中顿时一沉,再细瞧贾宝玉,果然是挨过巴掌的样子,也就不再让丫鬟们近他的身,而是将人都撵了出去,坐在榻上看向了回来后便一言不发的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