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的一个准字,启动了先锋军这台战争机器,命令一条条发出去,众人各司其职,一场针对吐蕃镇北军的作战已轰轰烈烈地准备中,一触即发。
就在崔希逸准备吃下镇北军时,李隆基长安城北禁苑中龙首原最高处,居高临下眺望着规模宏伟的长安城,接着又把目光遥望着西面。
高力士撑着一把油伞走过来,替李隆基遮住飘飘扬扬的雪
本来在勤政务本楼批改奏折,李隆基突然下令备马要到龙首原,把高力士也弄了一个措手不及。
李隆基没有回应,忽然感叹道:“都说瑞雪兆丰年,天太冷,也不见全是好事。”
“大家,你是担心郑鹏了吧。”高力士跟在李隆基身边几十年,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
奏折不想改,内教坊新排新的曲目不想看,新宠的妃子托人邀请也不答应,反而跑到龙首原遥望着西方,一看就知是关心征西军的战事。
李隆基上位多年,要什么有什么,可以说享尽人间的富贵繁荣,现在能让李隆基动心的,就是怎样留下身后名,要是把吐蕃并入大唐的版图,完成前人没完成的功业,绝对能名垂千古。
“力士,郑鹏他们进入吐蕃了吧。”
“估计脚程,要是没有意外,快到孙波一带。”
李隆基有些期待地说:“也不知交上手没有,就是交手,想必会获胜吧。”
“那是肯定的”高力士肯定地说:“征西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哪是吐蕃那些土包子可以比的,再说郑鹏还有火药这个大杀器,肯定能杀吐蕃一个人仰马翻。”
“可惜人太少了”李隆基有些不理解地说:“朕已经放手让他折腾,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他就挑了八千人,就是再多十倍又如何,格局还是小。”
换作其他人,放手让他干,肯定是能揽多大权就揽多大权,郑鹏倒好,只挑了八千人就算完事,据杨基和不良人的说法,除了练兵,其余的事一点也不碰,对西域的事务也从不干涉。
乖宝宝也没这么乖。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应道:“大家,老奴到小勃律时,也问他为什么不扩大规模,他说人多容易引起吐蕃的怀疑,开销也大,八千人足矣,其实依老奴看,他应是有其它的顾忌。”
“其它的顾忌?什么意思?”看到高力士欲言又止的样子,李隆基挥挥手,让侍卫退到一边,开口道:“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在小勃律,郑鹏求我一件事,说他自己没有野心,更没有叛逆之心,就怕有人背后进馋言,请老奴有需要时向大家进言,免得被人背后中伤或中了吐蕃的反间计。”
高力士喜欢未雨绸缪,郑鹏拜托的事他一直放在心上,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正好提出来。
一个精明的人,只会在最适合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显得自然不造作。
李隆基闻言哈哈一笑,摆摆手说:“别的人不好说,要是郑鹏,朕反而希望他有野心,有野心方能容易为朕所用,若不然老是想着在家养尊处优。”
有野心才有动力,郑鹏平日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不知进取,李隆基都有点害怕他突然就学古人挂印云游四方,想让他效力都难。
这个郑鹏,真像一个宝库,挤一挤就给你一个惊喜,李隆基真怕有天找不到他。
要不是郑鹏说要拿下吐蕃,把吐蕃归入大唐的版图上,李隆基还真舍不得放郑鹏在西域。
也难怪郑鹏有些不安心,在西域已经很低调了,可还是很多人盯着他不放,有人弹劾他组建西门四军动作太大,扰乱西域秩序;有人弹劾他练军开销过大,有中饱私囊的嫌疑;还有很多大臣举报郑鹏挖私盐等等,可能消息传到西域,以至郑鹏也担心,李隆基心里暗暗想道:有机会,得好好安抚一下郑鹏才行。
高力士眼中露出一丝平羡慕的神色:李隆基少年时遭到太多不公平的对待,也试过从叛亲离的滋味,但他不容易相信人,像姚崇、宋璟这些贤臣,表面是处事不当被拉下宰相之位,说到底是李隆基对他们并不是彻底的相信,从而用帝王心术保持一种平衡。
想归想,高力士还是笑着附和:“大家这话简直一言中矢,郑鹏这小子就是没多大进取心,要不然成就更高,希望这次他能争点气,一雪前耻,为大家开疆拓土,也可以为他战死的那些兄弟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