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侗文安排吃西餐,是为安抚失去双亲的少女培德。
但由于言语不通,气氛并不算太好。
不到六点时,三人回到礼和里的公寓。
谭庆项和万安关了上下三层楼的灯,独独留了厨房的灯,两人难得不和傅侗文吃饭,去虹口踩场附近买了食材回来,自己做。那里每天有许多的屠户、农民和渔民去出售自己的货品,比别处新鲜不少。
于是,德国少女培德见到谭庆项的第一面,就是他穿着围裙,一手黑剪刀,一手开膛破肚的大黄鱼。这几日在隔离区里,两人电话通过几回,培德获知的是他是个留洋的医学博士,精通多国语言,三十岁上下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样子。
嗯现在嘛,培德腼腆地用手比了比两人的身高,绿色眼睛里难得有了笑,父母病逝后还是头一回。
“这孩子”谭庆项胸闷,接着收拾大黄鱼。
厨房过于逼仄,容得下培德就容不下万安,硬挤着也不像样。
万安识相得很,腾了地方给两人交谈。
“沈小姐,”万安在厨房门口,对沈奚热络招呼着,“是要喝点什么?咖啡?茶?还是别的?”傅侗文替沈奚脱下外衣,递给万安:“去泡一壶茶。”
“是要最好的吗?一定是要最好的。”万安殷勤地自问自答。
傅侗文摘下帽子,扣到万安脑袋上:“今日话倒是多。”
“那是自然。”
沈奚忽然被他拉起手,众目睽睽下,上了楼。
这公寓楼梯窄,两人无法并肩走,于是乎,是他在前,她在后,落了半步。一楼的灯悬在厨房门外的白墙上,把人影照到墙壁上,无形被放大数倍。
沈奚想到自己住在这儿的时候,不敢接交好友,连邻居也尽量少打交道。这里三层楼的小公寓,外加上楼顶的小天台,就是日常她独自活动的天地。那时也想过,傅侗文说要来上海接他,自然会有关于未来同居的联想
“周先生呢?”她到二楼,察觉曾经周礼巡住的房间是空着的。
“该到北京了,”他说,“正好那间房给培德住。”
“这么快就走了?”她遗憾没能告别。
傅侗文同她进房,从抽屉里拿出火车票:“我是打算要陪他一道北上的,外交总长那里需要一个引荐人。”
沈奚注意到车票的日期:“那你为什么没走?”
“这是在明知故问?”他笑。
她支吾:“引荐给外交总长,是很要紧的事。”
“我打了份电报,托付给了徐品汇。就是那日在广和楼,你见过的那位徐家四少。”
是那个人。她记起来:“他这两年输了多少家产了?”
傅侗文睨她,含着笑:“你倒对他记得清楚。”
“你的朋友当然记得牢,难得认识几个。”
他道:“我以为你不喜欢热闹,你若想见,日后有的是机会。”
日后?在如此简单的词里,她听出了情意绵绵。
待不多时,万安送茶上来。
傅侗文吩咐他:“今夜别再来扰了。”
“晓得的。”万安笑答。
沈奚立在书架前,在翻他带来的书,心窝里乱跳着,翻去下一页。
自己也没说要住在这儿的。
傅侗文倒茶喝。
“我看他们的闲谈的氛围很好,”沈奚惦记楼下的女孩,“谭庆项真是讨女孩喜欢的人。就是可惜苏小姐”
“苏磬给我二哥做了妾,你最好不要在他面前再提。”
“难怪。”她醒悟。
她的朋友不多,和谭庆项倒因为共同守着傅侗文身上的秘密,走得比寻常人都要近,虽是交心的朋友了。当年在纽约公寓里初次见谭庆项,他被一帮公子哥调侃,沈奚就看出他在那帮人眼里是朋友、同学,却难以更近半步,只因为出身相差太远。
只有傅侗文拿他当自己人。
后来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到北京城时见到的第一个女孩,就是他的心上人。胭脂巷里的头牌姑娘,终究爱的还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吗?沈奚想到傅侗文给谭庆项在这场爱情里的评价是“首饰匣子,送银元的凯子”,再想到楼下一手黑剪刀,一手大黄鱼的老实男人,为这个好友的情路唏嘘。
“那天他说母亲逼他结婚,要我介绍个合适的护士给他,我还让他再试试苏小姐那里。早知如此,就不说了。”
“庆项的话你也信?”
为何不能信?
他撂下茶杯,到书架边上,倚在那,从她手里抽出书:“他父亲是个裁缝,母亲很早去世了。”“他是骗我的?”沈奚诧异。
书本敲上她的头:“这天下,谁人不骗人,谁人不受骗?”
“我没骗过人。”
傅侗文咳嗽着,是有意的。
“我在认真和你说。”
傅侗文瞧她的眉眼和脸。记忆里的她是鹅蛋脸,嘴唇嫣红,经不得调戏,一弄就脸红。现在的她瘦了,食指刮刮她脸,肉感全无。
好好地说着谭庆项,他却动起手脚来。
傅侗文把书插回去,脸靠近她,暧昧地和她脸挨上脸:“当年在胭脂巷莳花馆,你说要给苏磬诊病?可是真的?”他声音放低了,几乎悄然,“央央再仔细想一想?”
屋外头,叮叮当当地电车过去。
她心虚,讷讷地说:“那是情非得已。”
“好一个——情非得已。”他意味深长。
“是要怪你的”她回想,“你高烧到那种程度了,还要装没有病。要不是谭先生想了这个法子,我还以为你不愿见我最后一面。”
“假若真是真是最后一面,我想留给你的,自然是最好的样子,”他道,“总不见得要三哥在你面前哭,是不是?”
“谁要你哭我是要你日后有病痛,有为难的事情,都能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