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网 > 革宋 > 第132章 不情愿的和平(六)

第132章 不情愿的和平(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就是函谷关么?

程铁牛抬头看着面前的这道关口。在江南没办法见到的黄土坡上树木郁郁葱葱,有那么一道狭小的通道进入幽深的土山中。宋军的目的地就在此地。

“铁牛,你们赶紧回去禀报太尉,就说我们已经到了函谷关。”骑兵连长对程铁牛命道。

“连长,这里真的是函谷关么?看着并没有关口的样子。”程铁牛有些担心的问。

宋军的文化教育那是时时刻刻。行军的时候有相关的地名识字,休息的时候有相应的地形讲述。程铁牛还记得学习委员讲述洛阳的时候说过,洛阳有三川八关之险。三川是指洛河、伊河、黄河,而整个洛阳盆地就是这三川冲击出来的小平原。至于八关里面最著名的就有宋军已经经过的虎牢关与眼前据说是函谷关的关口。

“让你去你就去。”骑兵连连长没好气的说道,不过听得出他的语气中也缺乏信心。

见连长还是坚持,程铁牛答道:“连长,把公文给我。我现在就出发。”

不久之后,程铁牛等骑兵班就直奔洛阳而去。出发前的时候,程铁牛还有诸多想法,到了出发之时,他与战友们的神经都绷紧起来。根据最新的情报,蒙古军并没有从洛阳盆地撤出,而是留在这里。哪怕亲眼见过宋军步兵大队轻松击败蒙古骑兵,宋军骑兵队也没有生出一丝一毫的狂妄来。比骑射的精准,宋军骑兵有信心。比数量,宋军骑兵完全没有信心。

“靠黄河走。”程铁牛出发没多久就下了命令。骑兵班就转向河边方向。想避免与蒙古军接战,部队进行的军事教育就有了效果。程铁牛知道洛阳盆地是个小平原,黄河从中穿过。最平坦的地方就是黄河南岸。如果蒙古骑兵出现的话,宋军能够尽早发现。

这一路上并没有看到蒙古骑兵的踪迹,倒是在经过孟津的时候见到宋军工程队正在黄河上架桥。黄河上的桥梁被称为‘河桥’,《唐六典》记载,天下有三处河桥。孟津处于黄河从山区与平原的边缘地带,这里曾经有一座。据说在北宋时代还有。

现在孟津河桥早就荡然无存,宋军正在孟津搭建浮桥。程铁牛等人也让马停下来喘口气,他们自己则坐在马背上观看着这座河桥。

孟津的黄河中间有个河洲,宋军与古人一样充分利用这个河洲,将浮桥分为两段。堵黄河的时候,宋军带了大量铁链。此次进军洛阳也带了不少。众多木船在河中下锚,用好几条粗大的铁链串起来,上面铺设木板。工程虽然还没有全部完工,大体的基础已经做完。

有筑堤截断黄河的经验之后,程铁牛等骑兵并没对这样的工程量有啥感叹。所谓人心不足,骑兵甚至还谈起另外的问题,“就这一条浮桥,几万人得多久才能走完?”

有精于战例的则说起以前的故事,“听说当年忽必烈在长江上还架设了三条浮桥,走了几天之后还是被太尉半路突袭,死伤了万余人马。”

虽然嘴上说的都不是很支持的话,看大家的表情,还是很想牵着马过去走走这座浮桥。不过他们毕竟是军人,知道此时有任务在身。勒马观看,还能以让马匹歇歇为借口,牵马过浮桥就没有解释的可能。更何况现在修桥的工地外面还明明白白的写了‘禁止入内’的招牌,巡逻部队在外围往来查看,凑上去会被叫住询问的。

离开孟津,程铁牛继续赶路。到了傍晚时分就抵达洛阳城。把公文送上去,又在洛阳城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原路返回。再到孟津,就见浮桥桥面已经基本铺好,桥头外围开始设置兵站,建设望台,将桥头保护起来。眺望整条浮桥,就见宋军在河洲上也开始垒兵站。

“太尉还真是谨慎。”程铁牛赞道。有河中间的兵站,即便浮桥两端被人夺走,也不至于丢失浮桥。

没看太久,程铁牛等人赶回函谷关,就见到从函谷关出发向洛阳方向三十里的道路旁边竟然已经开始用草袋装了土垒起营垒。程铁牛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是跟着部队从海州那边过来的。宋军从归德府产粮地开始,到开封,每三十里一个这种路边兵站。进军洛阳的时候,路边也是每三十里一个这种兵站。函谷关乃是宋军此时沿着黄河最靠西的据点,连此处都设有兵站的话,以后行军可就舒服太多。

之后几天,程铁牛这些骑兵们就往来于兵站之间。虽然新建成的兵站住宿条件基本为零。但是好歹能够在这里吃口热饭,喝口热水。其他部队的骑兵们也在这里歇息,大家能交流一下最新的军事情报。

情报是战场上极为重要的事情,经过交流,甚至不用从上头得到命令,程铁牛等骑兵也就看清楚了局面。赵太尉并没有让军队傻乎乎的追着蒙古军的屁股后面吃土,他先命令各部队抢占了各个关口,确定蒙古军没有从洛阳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跑掉。接着就让各部队沿道路向洛阳修建兵站,撒开一张大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