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科技,但别迷信科技。】
探索队全部出发之后,一个人在办公室的苏妍也没有其他紧急的待办事项,想了想,她就把太壹的全息星图调了出来慢慢察看着。
她面前的这个全息星图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已经建成了,不过现在那上面的数据模型都只是初步的,是基于首次的探测器和无人机扫描所得到的那些资料。这些数据可能是有缺陷的,不完善是其中一点,而且还会由于机器的失误而造成根本性的错误。
因为扫描的是一整颗行星,如果由人类根据无人机所录下来的影像一样一样手工录入成像的话,那速度就太慢了。所以他们所采用的做法是由无人机的扫描系统直接成像,然后进行二次扫描补充和完善,最后以探索队的实地探索进行修正。
无人机毕竟只是机器,辨别一样东西时都是基于预先编写在芯片中的算法而作出的,不可能万无一失。如果发生什么失误,那么,导入进星图系统的东西可能在实际上就是另外一样东西了。所以,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预设了补救措施:在第二次扫描时,如果在同一个位置上的辨别结果跟第一次有冲突,系统不会马上进行修改,而是会主动发出更正提醒给系统管理人员,让人类来进行甄别。
而探索队都是带着星图出行的,在走过每一个地方的时候,都同时在勘对着地图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有标错了的或者漏标的情况,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们一般马上就会提出更正请求,完全不会累积到一定的量再一起修改。
通过这样随行随验,同步修改,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星图修正到趋于百分百的正确率。当然,这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换句话说,苏妍现在能看到的山涧,也有可能是两座离得极近的山峰之间的峡口;现在看到的草地,也有可能是一片长得十分茂盛的密林。
但这样的失误还是很少会发生的,因为无人机会根据地势和目标物体的高度而调整自己的拍摄高度,和目标之间会保持一个固定的距离,只要不是地势的高低变化太大太急,而导致无人机需要调整转换的次数太多速度太快而占用太多的处理器空间,基本上是不会产生的。
但壹号集团虽然是以科技产业为主要经营内容,他们喜欢使用科技的手段,但也不会依赖这种手段。没有人比他们明白这个道理:要追求的准确度越高,就越需要使用更多的手段去验证。所以不管如何,要做一份详尽的星图,肯定需要人实地去亲眼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