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省城,我是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
其实我家离省城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每一年过年回家或是年后离家出门,都得由南向北或是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然而它在我心里就像是老家的某一位村民,我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的长相,但是并不了解他的脾气秉性,他的喜怒哀乐,于我就只是一个知道名字长相的熟人而已。
熟悉,那是心里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在外漂泊了十多年,总是会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总是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新闻信息。哪怕是一则花边的小道消息,只要是提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就会格外的留意。
对人谈起它的时候,也会如数家珍地说出那些诱人的小吃名吃,那些包含人文底蕴的景点公园。
然而又是陌生的,除了从火车站到城东客运中心站的那一路公交,我几乎是对现在的它一无所知。有时候都为自己是故乡的一员而惭愧。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什么九眼桥啊,高笋塘啊,驷马桥啊,龙滩寺啊……只是散落在记忆里的珍珠,早已被时光的尘埃掩埋了。还有那一条流水如碧玉的锦江,还有那竹影婆娑的望江公园,不知道流水是否依旧,竹影是否依旧。
姐姐在微信里告诉我,从城东客运中心站坐3路公交,在三官堂站转82路到浆洗街下车。我看完以后,整个脑瓜都是懵的,那些地名我好像都没有听说过。
在城东客运中心站下车后,着急忙慌地坐上了3路公交。
我像一位初次进城的乡下孩子,陪着笑脸对开车的司机说:“师傅,我到三官堂站转82路,麻烦你到时候提醒我一下。”
开车的是一位老司机,不是那种网络上调侃的老司机,而是年纪已经很大的真正的老司机。他头发已经发白了,额头也好几道皱纹。不过他身板还是很壮实,块头很大,很肉感很喜庆的一个人,坐在那里,把驾驶座都填满了。
老司机指了一下靠前门的座位说:“你听着报站名,到地方就下。”
我放下背包,坐了下来。
“刚从外地回来,不常在家。”老司机问我。
“我在家大半年了,今天来省城的。”
“我听你口音像是这附近的人。”
“不是,我是仁寿的。”
“那,听你口音像本地的。”他就非得把我往本地拽。
“哦,在外十多年,天南地北的走,口音有些杂了。”
“十几年,那省城变化可大了。以前这一片都是庄稼地的。这城市得扩大了两三倍了。”老司机拉开了话匣子就关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