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目光凌厉的扫视着眼前排队等待打粥的灾民,察觉到灾民中有些人虽然衣衫褴褛,面目脏乱,手中拿着的器皿却纤尘不染,干净得很。
再观形容憔悴者,一双黢黑的眼球巴巴望着锅里的白粥,手中捧着的海碗还留有上一顿吃粥时溢出来的污渍。
细看之下——昭王觉得某些灾民脸上沾染的黄土,像是故意涂抹上去的,滑稽的很。
昭王垂眸思忖了片刻,恍然大悟,但他没有阻止灾民中混进了并不急需白粥救命的人,而是悄然叮嘱身边的侍卫,看他的手势行事——
若昭王捏耳垂,便是渐少分量;若昭王摸鼻尖,便是多盛一些;若昭王毫无动作,便不多不少。
准备派粥的侍卫虽然不解其意,但也不敢径自询问缘由,便只能按照昭王的吩咐办事。
锅里的粥已经煮的稀烂,昭王见侍卫这就要派粥,居然走到锅边舀了两三瓢凉水兑进粥里,侍卫诧异的看着昭王说不出话来,实在不明白昭王为何要这样做,又因为那些灾民实在可怜,便怯怯的看向昭王道:
“殿下,这粥本是熟的,您添了生水进去,怕要吃坏肚子……”
昭王面色如常的回视侍卫,不急不徐的迎视着侍卫疑惑的眸子:
“看见那些迫不及待的百姓了?”
侍卫忙点头,回道:“看见了!”
昭王挑眉反问:
“若你饥肠辘辘,会等粥凉一些了再用吗?”
侍卫歪着脑袋思考了顷刻,坚决的摇头。昭王见状嗔道:
“那你还疑惑什么?”
侍卫的脑子适才转过弯儿来,明白了昭王的好心后,侍卫面色钦佩且动容的凝了昭王一眼,这才看向排好队列的灾民喊道:
“都排好队!不许抢!不许争!不许打闹!领到粥的远离粥棚再食用,一人一碗,不准浑水摸鱼!”
言毕,侍卫接过排在最前方的一名老妪递来的破碗,瞧了眼昭王,见昭王抬手摸了摸鼻尖,侍卫便给那老妪盛了满满一碗。
不想领到粥的老妪不愿走开,她盯着打粥的侍卫面色凄苦的询问:
“小兄弟,您能否行行好,待会再让我打一碗?”
老妪此话一出,顿时引起身后一众灾民的不满,甚至有人开始咒骂起来。那老妪虽然面色通红而尴尬,却没有被不入耳的辱骂声给臊走,仍是一脸期盼的望着侍卫。
打粥的侍卫心善,并没有立即哄走老妪,只是面色为难的同她解释:
“大娘,灾民众多——还请您为其他人考虑考虑。”
昭王见老妪迟迟不走,后方已经有嗷嗷待哺的小幼童哭闹起来,便径直走到侍卫旁边,看着嫪夫人正色道:
“这位老夫人,您可知道每一个供给点每日领到的粟米都是定量的,从第一日起,每个粥棚前等着多少人,就已经统计过了。我们要保证每一位灾民都能喝上粥,就必须按规矩办事。”
老妪听了昭王的话,面色犹疑的看了眼碗里的粥,终究步履蹒跚的退开了。但当她退开的顷刻,眼泪便落下来了,嘴中也呢喃道:
“罢了罢了,为了孙儿……”
“老夫人留步!”
老妪转过身来,泪眼婆娑的看向昭王,目光疑惑。
昭王吩咐侍卫继续派发白粥后,走到老妪近旁,柔声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