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眼里似有一丝恳求:“逝者已矣,向太后去了多年,也该让与她有关的恩怨随之去了。”
赵似点了点头,如实道:“因为皇兄继位两年后,向太后和朱太妃碰巧都去世,更巧的便是紧接而来的蔡王府狱案,所以之前臣弟执意认为,母妃和向太后的死与皇兄有关,而皇兄更不肯放过臣弟。”
讲到这里,他一脸惭愧:“到头来果真是臣弟误会了,大年当时坚定地相信皇兄,是信对了。臣弟本不该强求皇兄,事事与臣弟同立场。”
“那就当是扯平了,”赵佶抓住他的手一笑:“我们还是好兄弟,朕一定勤于政事,像当初那样,励精图治,弥补之前所犯的过错,绝不让你和大年失望。”
赵似眉宇舒展,随之一笑:“我相信皇兄。”
小说提到的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素素随意吐槽下,大家可以无视--感兴趣的看过来~
发现神宗喜欢给儿子们取单人旁的名,赵佶、赵佖、赵似……不同的是,前两个按右边字的音念,赵似除外,而且偏偏赵似最有可能继承皇位,只是就像小说里所讲,结果竟是端王继位。
建中靖国改为崇宁,说是恢复王安石政策,却名存实亡。虽然对立党羽认为王安石之法有大不妥,但崇宁那局势比认真推行政策更糟吧。赵佶就不该任性让知己一个个当朝臣,原本就官僚气息严重,还多了堆投其所好利用其好的,北宋不亡才怪。唐玄宗好歹坚持了很多年,他是第一年干劲十足励精图治换来心拔凉拔凉的,大失所望,第二年就没干劲了,后来直接把心死了。
赵佶被金人掳走,恨的一半是金人,一半……却是朝臣。如果在建中靖国时,他摆出一脸高尚去恨,还有资格,也挺客观,后期的他算了吧,这种认知才是最大的悲哀。
(纯属个人观点)
接下来是后期剧情小透剧,会有个很熟悉的人物出场喔!
“什么人?!别跑!”赵似对那熟悉的背影穷追不舍,那黑衣人顺手拿起不远处的鞠,轻功跃到屋顶,赵似觉得他身手也很熟悉,随之跃上屋顶。
屋顶行动不便,那黑衣人跃向更远处,看赵似正跃向另一屋子,他转身跃起的一瞬,将鞠踢向赵似!
齐玄玉瞪着双眼大声道:“快躲开!”
不料赵似拼尽全力猛然一脚将鞠踢开,平稳落在另一屋顶。
黑衣人一阵惊:空中躲闪尚难……怎么可能?对喔,这小子虽不擅蹴鞠,却功力非常!
赵似一阵得瑟:“哎~你看只敢跟大年蹴鞠的我,刚才竟踢开高手的鞠!我是不是很厉害很有天赋?!”
齐玄玉一脸阴影:“这种时候比什么蹴鞠谈什么蹴鞠啊,高俅跑了!”
赵似一时傻了眼:“什么?高俅?怪不得背影很眼熟蹴鞠很厉害……”
齐玄玉笑得一阵恶寒:“真是猪队友……(想:一边得瑟一边自曝弱项,这种脑子不被高俅耍才怪,真是一阵精明一阵傻的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