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透视
用经济增速的变异系数表示经济增速的波动,最近十多年来各个省份的经济增速的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状况更加趋于稳定。
在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中,东部经济增速趋稳的态势最为显著,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情形类似,只有西部的增长速度减缓幅度还在扩大。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边际资本回报已呈现在新的平台上平衡发展的态势,反映了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在经济结构方面调整的效果,也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通过创新来提高要素回报的努力密切相关。
跨流域、跨省区的全方位合作将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重点,新的开放经济体系也将对区域发展产生愈加明显的作用。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区域经济增速的变化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回顾
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在2013年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是东部经济增速趋稳,2013年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和2012年同期的比较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第二是东北地区的增速在大幅减缓之后,现已经低于东部地区,这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各省份当中,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有天津、贵州、重庆、云南、西藏、福建等,增速偏慢的有上海、北京、浙江、黑龙江、广东、河北等。
从区域政策的角度看,2013年颁布的针对区域的政策体现了若干重点,第一是突出对内对外的综合改革,例如9月份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1月发布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等。第二是体现分类指导的特征,如6月份出台的《国家发改委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各种支持、限制和禁止性政策措施,引导各类主体功能区把开发和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三是跨省域的合作以解决重大的发展问题,如2月份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四个城市的负责人在武汉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体系的设想;5月份北京市与河北省、天津市与河北省分别签署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环境治理、多个产业和领域内开展合作等。
中国区域经济增速的波动缩小
中国的区域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速的波动性持续缩小,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如果用各个区域经济增速的变异系数表示经济增速的波动,最近十多年来各个省份的经济增速的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区域经济波动的缩小既与最近二十多年来国际经济波动缩小的情形一致。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分散决策的情况,同时也可能是采用更加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结果。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波动的缩小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状况更加趋于稳定,即使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经济增速发生显著变化,但也可以较为合理地预期在新的增长速度下或者在新的增长平台上,多数区域的经济增速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分地区来看,最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速比较稳定的地区有西藏、江苏、河北、福建、江西、山东、天津、宁夏、甘肃等,这些增长比较稳定的省份既有经济总量较大的江苏、山东、天津、河北等地,也有经济总量较小的宁夏、甘肃等地。经济增速波动比较大的地区有内蒙古、山西、重庆、吉林、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这些地区波动幅度比较大,与经济结构的剧烈转换有关,而区域经济结构的剧烈转换既可能发生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山西,同样也可能发生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东、上海和浙江等地。
中国区域经济增速降幅的趋缓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剧烈波动和结构性变化,各个区域板块的情形也与此相似,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明朗,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在新的增速条件下,或者可称之为新的增长平台上的趋稳。在我国通常划分的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中,东部经济增速趋稳的态势最为显著,其经济增速的下降幅度逐步缩小,从2011年的1.9个百分点到2012年的1.2个百分点,2013年第三季度则基本与2012年同期的增速持平。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情形类似,只有西部增长速度的减速幅度还在扩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在40%以上,那么,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的趋稳也将有利于全国经济增速的稳定。
东部经济增速的趋稳既反映了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是东部地区要素回报较高、并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逐步稳定的结果。东部三大经济圈的边际资本回报已有在新的平台上趋稳的态势,这也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趋稳提供了一些支撑。
如果再细分一下,观察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三个经济大省的资本边际回报的变化,其趋稳的态势更为显著,也表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韧性。东部地区的资本边际回报变化反映了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在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方面调整的效果,也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通过创新来提高要素回报、调整经济结构的努力密切相关。
未来十年区域经济增长预测的修正
对上次预测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