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透视
不同行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巨大的差异为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从大的行业来看,1/5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结构变化(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对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年均贡献1.6个百分点。
从行业自身的贡献来看,制造业是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最大也最主要的贡献者。
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制造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小。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对整体生产率提升的贡献也很小,而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制造业内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劳动边际产出价值存在巨大差异,制造业内部存在较大程度的资源错配。
制造业内部不同行业劳动边际产出价值离散程度大幅高于美国,制造业整体TFP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回顾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过程,结构调整既是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特征,也是促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正如钱纳里(1986)指出的,认识资源再配置的潜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似乎更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更为突出,生产结构变化的速度也更快。本章将试图利用结构分解的方法分析要素再配置对于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增长的贡献,同时通过比较行业之间要素边际回报的差异程度探讨未来资源再配置的空间和潜力。
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回顾
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劳动生产率增长出现趋稳趋势。2013年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2012年持平,增长7.3%。这一增速与近十年来的平均增速相比下滑了近2个百分点,与过去三十多年的平均增速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与GDP增速一样,劳动生产率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过渡到中速增长阶段。另外从结构角度来看,结构调整仍然是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动力。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而乡村就业人数下降了865万人。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3.65万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9.2%。这一增速比201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与过去十来年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从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的角度来看,2013年GDP增速与2012年持平,因此ICOR基本与上年持平,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也意味着目前尚未看到投资效率改进的趋势。
由于数据的限制,目前尚无直接测算2013年TFP的基础数据。不过从前面单一要素生产率的分析结果来看,短期TFP增长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未来十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展望
过去三十多年,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到对外开放和促进竞争大幅提升贸易部门的生产率,改革一直是促进中国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动力。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决定》,标志着改革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中《决定》中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生产率提出了方向。同时《决定》中提到了很多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等;完善主要市场定价的机制,推进资源、能源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定价过程中作用的领域和界限;完善土地和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更多的资源公平地参与经济活动并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等。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这些改革能够切实推进,将对促进未来TFP的提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未来十年TFP增长率的展望,主要还是沿用我们以往采用的国际经验比较法,同时结合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后发追赶国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阶段转化,TFP增长速度都出现了阶段性下降,如日本TFP从高速增长阶段的年均增长3%下滑至中低速增长阶段的1.5%左右;韩国TFP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阶段的4.7%下降至中速增长阶段的2%左右。对比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预期2014~2023年间中国TFP将处于与日韩类似的速度转换阶段。结合日韩的经验,预期2014~2023年间中国的TFP平均增速将达到2%左右。同时考虑TFP的顺周期特性和改革的趋势,近期TFP的增长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之后随着改革的推进,TFP增长率将会有所回升。
从结构变化视角分析资源配置对生产率改进的历史贡献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均衡现象,这些现象背后都反映了资源的错配,比如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型企业和非出口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等。有学者(Jefferson,1993;Otsuka等,1998)研究表明非公有制经济TFP更高。龚关等(2013)利用制造业微观数据研究指出,国有企业的资本边际产出价值比非国有企业低52.5%;出口企业的TFP比非出口企业高54.3%。在中国经济过去发展的三十多年中,这些不均衡现象部分得到了改善,要素重新由低生产率部门配置到高生产率部门。也正是这些不均衡现象的改善,为中国经济生产效率改善提供了重要动力,从而提高了整体的TFP。关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如麦迪森(1998)研究指出1978~1995年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9%,即导致GDP每年增长1.4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997)的研究成果表明1985~1994年劳动力的再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0%,即每年导致GDP增长1个百分点;胡永泰(1997)研究指出1979~1993年劳动力再配置导致GDP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1985~1993年劳动力优化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是每年1.3个百分点。谢长泰和克雷诺(Hsieh和Klenow,2009)研究表明,1998~2005年制造业不同生产率企业之间资源的再配置使得TFP增长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勃兰特等(Brandt、Biesebroeck和Zhang,2009)研究指出,1998~2005年中国制造业2/3的TFP增长来源于企业的“进入—退出”。
这里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涵盖详细部门分类的全口径的GDP和就业数据库,分析过去三十多年要素配置(这里主要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结构分解方法
从结构分解的视角来看,生产率提高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不同部门自身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来自资源配置效率和部门结构的变化。基于这一思路的分解方法最早源自于1942年法布利肯特(Fabricant)提出的份额改变分析法(shift—share decomposition)。尽管该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没有考虑结构调整与生产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区分平均生产率和边际生产率等关于该方法的缺点的论述见Broadberry(1998)、ZhuXiaodong等(2010)。但由于非常直接明了,该方法一直是理解经济增长及其效率差异的经典方法如Dennison(1967)、Maddison(1987)、Temin(2002)、Broadberry和Crafts(2003)、Chenery等(1986)、Crafts(1993)、Field(2006)、van Ark(1996)。虽然后人提出了很多其他的改进方法,但是由于许多人为设定的参数,分解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里继续沿用这一方法。
数据介绍
为了全面了解结构调整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这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加工,构建了一个46部门涵盖全口径经济活动的数据库,其中包括1个农业部门,6个采掘业部门,32个制造业部门,1个建筑业和6个服务业部门。指标主要包括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数据的时间跨度从1978年到2012年。
其中,1980~2008年38个工业部门的数据来自陈诗一(2011)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第三产业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等资料,补充了农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数据。并将上述所有数据扩展至2012年。另外,为使生产率变化的测算建立在可比数据基础上,所有年份的增加值都利用价格指数折算成1990年价格。
测算结果
基于前面构建的分解方程和数据,这里对1980年以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解。具体测算结果如下。
不同行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存在的巨大差异为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更为准确的说法是,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差异是要素重新配置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