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网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124 破局

第124 破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此双管齐下,没多久何腾蛟果然承受不住了,他可以拒绝侯爵,乃至于次辅之尊位,但却承受不住别人对他的名声的质疑和诋毁。

早期的儒家思想,士大夫都是以经世济用为追求,孟子曾经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也曾用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了儒家务实的治政思想,直到程朱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后,士大夫的精神追求发生了变化,逐渐开始追求心性的感悟。

自明中叶后,随着心学,气学的兴起,一些士大夫往往喜欢标榜心学弟子,但大多是心学末流,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只知道谈空说玄,拼命追求道德修养的完善,视名节如命,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名声没有污点,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也都愿意妥协,连崇祯皇帝都不免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一生视名声如命,有着强烈的道德洁癖。

“平日束手谈心性,事急一死报君王。”

为了维护自己的气节,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为了自己身后的名声没有污点,他们可以慷慨赴死……至于死后的烂摊子,谁爱管谁管。

所以在当听到朝中竟然盛行着他在湖广意图不轨,企图自立的风言风语后,何腾蛟终于坐不住了。

何腾蛟虽然治政无能,但对名声却看得很重,朱由榔这一招确实击中了他的软肋了。

他知道破除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耽搁推脱,即刻奉旨进京,若是单纯的上书辩解,很有可能会越描越黑,当初他就是从言官的位置上晋升为湖北巡抚的。那些风闻奏事的言官同僚都是什么德行他很清楚,

一旦奉旨就意味着不能继续留在湖广了,好在行都还有个次辅的位置,论实权也不比湖广督师小到哪,论名望就要高多了,何腾蛟考虑良久后终于不打算再坚持了,虽然麾下的总兵大将们一致挽留,何腾蛟温言抚慰了一番后,还是收拾了行装,踏上了进京的道路。

费尽心机终于把何腾蛟引诱入京了,朱由榔收到消息后,大舒了口气。

在此之前,湖北巡抚堵胤锡已经奉旨先一步到达了行都,对这位历史名人朱由榔已是仰慕已久。

在南明短暂的历史上,堵胤锡与张煌言一样,都是卓而不群,眼光独到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人终其一生皆奔走于湖广,东南抗清前线,为自己的抱负耗尽平生心力,不死不止。堵胤锡为人自负其才气,行事以“苟利国家,我则专之”为信条,丝毫不肯假人以辞色。他的英锐之气咄咄逼人,在因循守旧的南明官场上自然受尽误解与妒恨。“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堵胤锡正是这样一个磊落不羁,心怀坦荡的真英雄,真豪杰。

同样,堵胤锡内心也对新皇有着强烈的好奇,传闻继位之初的新皇懦弱寡断,胆小怕事,更是几度问警而逃。但在最后一次问警而逃后,新皇突然性子大变,变得英睿果决、敢拼敢杀,遇事迎难而上,无所畏惧。

清军围梧州,生死存亡之际,以万乘之躯,不避锋镝,身先士卒,多次打退清军,力挽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于将倾。此后更是御驾亲征,数度与清军硬战,最终成功收复了行都肇庆,观其其所作所为,颇有一代中兴雄主的气概。

堵胤锡没想到国朝危难之际,向来以贪鄙享乐出名的大明宗藩中,竟出了此等俊杰,有这样的君主在中枢统筹大局,则中兴大业诚可期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