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年二月,太祖府、州、县及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民人有犯者,书其过,明榜与亭上,使人心知惧而不敢为恶。”
“洪武十五年,对申明亭在实行的过程中的弊病进行了改革,规定除十恶、奸盗、诈伪、干名凡义、伤风败俗以及犯贼至徒者外,不再在申明亭公布,以开良民自新之路。”
“设申明亭处,也必设旌善亭,亭上书写善人善事、恶人恶事,以示惩劝。城乡各坊里厢,都例置二亭。”
卢文炜说罢,伙计接着说道:“公子说的非常正确,杏花村的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的特色而著称。”
“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象制曲、发酵、蒸馏等绝对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地得到创新、发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大诗人杜牧在杏花村饮酒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
这首诗项阳当然是知道的,卢文炜点了点头,示意伙计继续说下去。
在伙计的叙述中,项阳明白了,这首诗的来历,。
公元825年,即唐敬宗宝历元年,在长安长大的杜牧,从陕西出发,走上了去山西的路,这一年,他意气风发,20多岁的年纪,正是满腔热血的时候。
杜希望,杜牧的曾祖父,这个人曾经在西河郡,也就是汾州做官多年,并且此人是死于太守任上的。
杜牧这一次就是特意前来山西,他想亲自看一看自己的祖先留下足迹的地方。
时值清明时节,汾阳细雨纷飞,距离杏花村不远的路边,杜牧在牧童的指引下,来到了盛产美酒的地方——杏花村。
忧思、名酒,畅饮杏花村美酒之后的杜牧,诗兴大发,他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的诗作——《清明》。
“我们山西的著名诗人傅山先生,在申明亭古井旁边,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了杏花村的美酒得天独厚,名不虚传。”伙计最后骄傲地说道。
项阳听伙计说道这里,开口问道:“所有的事情被你说的活灵活现,好像是就是你自己看见的一样,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故事的。”
伙计笑了笑,说道:“实不相瞒,我的老家就是汾阳杏花村的,事情是绝对的千真万确,因为,杜牧当年问路的那个牧童,就是我家的祖先,这件事情是我们家代代相传下来的,客官,你说我怎么会糊弄你们呢。”
卢文炜和项阳听伙计说完了汾酒的故事,卢文炜兑现了他的诺言,叫过来卢武,让他去拿5两银子,奖赏给了伙计,伙计乐的屁颠屁颠的走了。
看见伙计消失的身影,项阳缓缓地说道:
申明亭畔酒飘香,
杏花落罢雪花狂。
名诗名酒今还在,
当年牧童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