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出来的人力,则负责监视匈奴俘虏,教导匈奴俘虏好好的为秦国干活。
“将军,工地上自从有了滑轮,修筑长城的进度明显加快。按照现在的修建速度,最多两年时间,北地的长城就能练成一片,实现将军所说的万里长城的壮观景象。”
云中城头,眺望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建造景象,一向不苟言笑的冯毋择,不由得欣慰的点头。
“凡是不能总想着靠人力来解决,人力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得开动脑筋,想着发明什么样的工具,解决工程上的困难。”
蒙恬借着机会,给身边的人灌输工具解放人力的道理。
“多谢将军提点,这一次,我是真正认识到了工匠的重要作用。以后,得提高匠人的待遇,鼓励他们发明新的工具。”
冯毋择管理后勤营,匠人们在他的眼里,跟普通的士卒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在蒙恬看来,这些随军的匠人,就相当于后世军队里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匈奴的战事告一段落,蒙恬领着短兵营,沿着长城沿线,实地考察,安排当地的郡守,分段承包境内的城墙。
蒙恬得到嬴政的授权,全权负责防御北地的胡人,北方边境各郡,蒙恬都有节制的权力。
秦国统一六国,施行郡县制,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咸阳任命的地方郡守,执行中央政府命令的时候,至少不会含糊。
北方各地的边郡,常年受到境外胡人的侵扰,对于修筑长城,完善边境的防卫体系,心理上并不抗拒。
蒙恬到达代郡后,派人重新修葺李牧的坟墓,迁徙八户人家,到李牧的陵墓附近居住,负责照看陵墓,每年定时祭祀。
李牧守卫代郡的时候,代郡人常年安居乐业,匈奴人前来,李牧手下的军士,往往能提前预警。代郡人有充足的时间,撤回关内,不会蒙受损失。
等到李牧练兵完成,领着代郡子弟,大举出击,示敌以弱,诱之以利,一战歼灭匈奴十万人。
此后,只要见到代郡城头飘扬着李牧的战旗,匈奴人就不敢南下。
在代郡人的心目中,李牧的威望非常之高。
蒙恬为李牧立祠,隆重祭祀,多少获得了代郡父老的好感。
“蒙将军,你打跑了匈奴人,李将军同样打跑了匈奴人。边地黔首,放牧、耕地的时候,不再担心远方的烽燧突然冒起狼烟。这样说起来,不管是秦人也好,赵人也好,总之不受匈奴人骚扰就好。”
代郡郡治代县城内,郡守府邸中,蒙恬正在设宴招待代郡的父老。
所谓父老,都是当地在当地有影响的人,是否德高望重说不定,但一个个年纪都挺大的。
古人都有些好面子,蒙恬稍微表现得低调一些,好吃好喝的招待人,言谈之间,透露出要征召席中之人的子弟出仕。几番觥筹交错下来,在场的代郡父老们,纷纷放弃了心中那点残余的恨意。
战国以来,秦赵大战数次,赵国人死伤惨重,不过大部分都是赵国太原、上党、邯郸的子弟。代地人口较少,常年需要防卫北边的匈奴,死在秦国手中的代郡子弟,反而没有多少。
正因为如此,代郡人对秦国的恨意,并没有南部赵国人的那么强烈。
“孟子曾说,天下当归于一。战国七雄并立,兄弟阋于墙,白白内耗,徒流华夏人的血,便宜塞外的胡蛮。如今赖始皇帝神明英武,天下一统,吾等当举刀剑,外御其侮,好好的去教训塞外的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