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头的匈奴骑兵,一半下了战马,左手握盾,右手弯刀,八人一排向前进发。
“为了长生天,进攻。”
“前进,前进......”
‘啪,沓......’大军不断前进,圆盾护住头部,弯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寒锋凌咧......
“为了大秦,为了帝国,战斗,战斗,战斗......”一万大秦军队在毛石沟出口处,列队。盾牌抵在前方,长戈展向前方,黑樱随着微风浮动。
“为了大秦,前进,前进。”不想快速的崩溃,只能向前走去,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战斗面积的接触,也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就算崩溃也只是最前排的士兵,后排的执法队,会将他们处决。
马战现在就在中间的队伍,要是前排的战斗不利,想必很快就到他自己了。前两次都是充当弓箭手,根本就没有短兵相接的机会,现在,呵呵,生死就在一线,就看看坚持到什么时候罢了。
马战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战斗,第一次军事战斗会是这样?如果不能坚持住,不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那就会死亡,真正的死亡。还会有第三次机会吗?
呵呵,怎么可能会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对面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所有的秦军都知道,对面的匈奴兵不会少于十万。十万,十万啊,十万军队和一万比较,在着狭小的毛石沟?
胜利,想都不要想了,对面就算用人数拼,一个换一个,付出的也不过是一万人罢了。哦,不,最起码也要算上死在毛石沟里的八千到一万人的部队。
马战还想到,为什么现在不撤军呢?趁着匈奴士兵准备清理道路时,一万大军早就跑了,到时候将雁门关二十万大军集结,铺天盖地而来,不信将对面的匈奴兵,打不爆!
是啊,为什么呢?难道非要将这一万军队葬送在这里?
没有人会回答马战的疑问。
确定确定马战能想到的问题,作为将军的张胜怎么可能会想不到?
雁门关作为一座边关雄城,怎么可能会挡不住区区十几万敌人呢?但是谁又能确定对面就有十几万敌军?
要是有二十多万呢?这个也能挡得住。三十万呢?五十万呢?八十万呢?要是草原部落半数军队集结呢?要是全数集结呢?
按照以前的情报,这一次仅仅是三千匈奴的窥察兵而已,可是一转眼就是十几万的军队,现在谁又能确定对面有多少人呢?
现在不将敌人堵在这个不利于大军团作战的毛石沟,如果自己率领这一万部队退走,要是真的有几百万草原军队进攻雁门关呢。
上百万军队进攻雁门关,会不将攻城器械带着?雁门关又能撑得住多长时间?能不能等到援军到来?